首页 > 乡村振兴 > 养殖技术 > 家禽 正文

家禽的饲养环境

来源: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2021-05-28 

  张春珍      副教授      宁夏大学
  2009-9-17

  • 1、清楚家禽的生物学特性
  • 2、知道环境温度对家禽的影响
  • 3、熟知通风换气的重要性
  • 4、清楚光照对家禽的重要性
  家禽的环境:凡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家禽的生产、繁殖和健康的一切外界条件和因素统称为家禽的环境,包括物理因素(如温度、湿度、气流、光照和噪音等)、化学因素(空气成分、药物与毒素等)和生物因素(如微生物、寄生虫、群序、饲养管理措施等)。在家禽生产中,对环境条件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因环境条件不适宜导致的家禽健康受损和生产性能下降的情况称为环境应激。

  一、家禽的生物学特性
  (一)耐寒怕热  对于各种成年家禽而言,由于其全身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羽毛,故,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能力。加之家禽代谢旺盛,单位体重在同一时间内的产热量比家畜也高得多。所有这些,都使家禽对低温环境具有较高的耐受性。

  禽的皮肤没有汗腺,除头、脚外,体表覆盖有羽毛,这就使各种散热(对流、传导、辐射、蒸发)方式的效率受限制。

  当外界气温升高至27℃以上时,家禽则主要通过增加呼吸频率,经过呼吸道加大水分蒸发量来散热。但是,当外界气温升至35℃左右时,这种散热方式已不足以有效调节体温了,体温将会升高,生产性能也因此而明显下降,甚至出现中暑和死亡。

  (二)就巢性   家禽的这一生物学特性,是其在自然条件下繁衍后代的一种基本方式。

  在自然条件下的繁殖季节中,雌禽每产下数枚或十数枚蛋后便停产抱窝,进行孵化。直到目前大多数地方鸡种、番鸭、鹅等家禽仍然保留着较强的就巢习性。

  在现代化养禽生产条件下,机器孵化已取代了家禽的自然抱孵,家禽的就巢已失去了繁殖后代的应用价值。而且家禽在就巢期间产蛋停止,从商品生产的角度看,它已成为妨碍生产水平提高的因素。

  家禽的就巢性,可以通过选育方法来减轻或消除,在家鸭、白• 壳蛋鸡和某些褐壳蛋鸡,已取得了重要进展。此外,环境条件的变化(饲养环境控制),也是诱发或控制家禽就巢的重要因素。

  (三)杂食性    家禽的食谱很广,动物性、植物性、单细胞类和 矿物质类饲料都可以被充分利用。这一习性有助于充分利用本• 地区的饲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四)群体秩位  在大群生活情况下,家禽会通过争斗来建立群体秩位等级,群体秩位一旦建立后,就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但是,当群内加入新的个体后,又会经过争斗重新建立群体秩位。 因而,生产中不宜经常调群。(全进全出制、转群)在家禽群体内秩位确立后就表现出良好的合群性,数百只或上千只家禽在一个群体内可以稳定地生活。

  (五)敏感性强    家禽的视觉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很灵敏,陌生人或穿着华丽衣装者或其它动物等进入鸡舍,都会引起鸡群的紧张,甚至惊群。突如奇来的声响,也会使家禽惊恐不安。环境温度不适,会引起家禽行为和生理方面的变化、舍内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偏高,也会引起家禽粘膜水肿、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产蛋期的家禽对光照制度的变化反应也十分敏感,不规则的变化会影响产蛋量,甚至引起停产换羽。
  家禽对饲料质量变化也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某些营养成分的不足、饲料毒素含量超标、药物含量过高,饲料原料的突然改变,都会造成生产性能的下降甚至发病(食盐)。
  饲养人员的变更、饲养管理程序的变化,也同样会造成家禽的不适应而影响生产。
  上述三类原因引起的不良反应,可分别称为环境应激,营养性应激和管理性应激。

  二、家禽的生理特点          (一)新陈代谢旺盛   家禽的体温较高,通常为40.5~42.5℃,而家畜的体温多数为37~39℃。家禽的心跳频率在200~350 次/min之间,而家畜多数在80次/min以下。 

  (二)生殖器官结构特殊   正常情况下,雌禽在胚胎发育期间其右侧卵巢和输卵管就已萎缩、退化,仅有左侧能够发育并具备正常的生殖机能。也有个别个体两侧卵巢或输卵管都能发育并具有正常机能,但不能真实遗传。
  家禽的泄殖腔是生殖道、直肠、输尿管开口集中的腔体。因此,消化道内的寄生虫有可能进入输卵管,消化道感染也可能会造成输卵管感染。残留在泄殖腔内的粪便和微生物会在蛋产出时污染蛋壳(驱虫保健、预防疾病)。

  (三)繁殖潜力大  雌禽卵巢上卵泡数量多达上万个,而且,家禽不存在排卵周龄,可连续每天排卵(营养全面)。

  公禽的精液中精子密度高,精子在雌禽生殖道内保持受精 能力的时间长达8—10天(而家畜则多数在24h以内),为长时期保证高的受精率创造了条件。

  家禽没有妊娠期,蛋形成后产出体外时,发育至囊胚期或原肠期的胚胎暂时停止发育,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可重新发育直至形成雏禽。现在人工孵化已代替了家禽的自然抱孵,为大规模的繁殖生产提供了基础。性成熟期早,也是家禽繁殖力高的重要表现。

  (四)各生理阶段对饲料钙的需要量差异大  生长阶段饲料中含钙量的要求为1.1%~0.8%,钙磷比为1.26:1,产蛋期两项指标则相应为3.5%~3.0%和5.67~4.50:1。青年鸡饲料中钙含量偏高会诱发痛风,预产阶段钙不足会影响髓质骨的形成,并有可能诱发笼养鸡产蛋疲劳综合症。产蛋期饲料钙主要用于蛋壳的形成,但是,磷含量偏高则是无益